实施“五谷丰登”计划浙江湖州全力打造聚才引才“强磁场”

时间: 2024-06-05 18:00:30 1

作者: 爱游戏体育客户端

  1月13日,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市委人才工作暨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公布了《“五谷丰登”计划实施方案》,加速推进好风景里集聚新人群、布局新经济的创新蓝图落地。

  作为湖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优化市域生产力布局、捕捉新机遇的主抓手——“五谷丰登”计划于2020年9月正式推出,这个创新创业的规划被布局于湖州的绿水青山间。其中,首批顾渚“画溪谷”、弁山“云起谷”、西塞“科学谷”、阳山“时尚谷”和莫干“论剑谷”这五座“创谷”(创新创业之谷)孕育而生。据悉,以“五谷丰登”为核心的创业平台,目前已引进科学装置1个,签约重点科研项目19个、总投资36.1亿元。

  据介绍,湖州计划通过五年左右努力,让“五谷丰登”计划全方面实施到位。到2025年,力争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重大科学装置3个、新型研发机构50家,招引头部企业12家以上,引进领军型科学技术人才和团队300个以上、省级以上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100名以上,聚引各类青年人才5万人,其中硕博士1万人。

  会上向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来湖州成就美丽人生。作为一个新湖州人,我愿在久立集团与广大湖州朋友们一起努力,为企业的发展、为湖州科技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获得杰出人才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久立集团首席科学家刘正东在发言中说。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过去5年,湖州累计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39.3万人,已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1400多个,在2021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中,湖州名列第29位。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通过党管人才引领、人才工程牵引、人才改革驱动、人才平台跃升、人才服务优化‘五位一体’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湖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21年,湖州市聚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40人,同比增长14%。

  据悉,湖州始终把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建立省级企业研究院17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52家。同时,大力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名企”引进计划,成功引进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等一批高校校区,共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43家,成为湖州重要的创新策源力量。

  湖州还相继出台“湖八条”“湖九条”“湖十条”“人才新政4.0版”等政策,聚焦人才的“关键小事”,推行“上管老下管小”生活服务,建立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常态化保障机制,唱响了“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的“双城记”。

  共享机遇、共筑梦想、共赢未来,这是一座城市和人才的最好关系。湖州还开发了云上人才“综合体”,整合9部门的共71项业务,推动政策申领、公寓申请等人才事项全部实现“掌上办”;打造“人才项目全链通”,实现人才“引进、跟踪、评价、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丰富“人才码”应用场景,推出“免费游”“免费行”等服务,覆盖线余万人次提供服务。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慢慢地开展相关研究。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6月3日,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习发来贺信,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强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月30日,在海南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教室,正在给学生们讲解阿秒知识的杨玮枫教授,声音温和而坚定。2004年,杨玮枫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师从我国强场超快物理的开拓者、著名物理学家徐至展院士和龚尚庆研究员。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持续呵护和培养。随着科普工作逐渐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更高质量的科普内容,更多元的科普形式,必将让“科普之翼”更有力,厚植科学技术创新的沃土。

  习指出:“要强化科学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充分的利用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农村产业就能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与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给出了电子俘获超新星通道形成双中子星系统的参数空间,并发现该通道能够解释观测上大多数的双中子星系统特征,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中子星+氦星”双星系统中,氦星伴星在经历氦燃烧、碳燃烧阶段后,内部会形成一个主要由氧、氖元素构成的金属核。

  课堂上,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深情讲述,用饱含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生经历,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国防建设。

  6月2日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