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前史深处的“洛阳独孤氏”

时间: 2024-08-11 10:34:39 1

作者: 五谷杂粮

  “独孤”这个姓氏不常见,很多人知道它,是由于金庸小说中的“剑魔”独孤求败。事实上,现在已根本消失的独孤氏,曾是前史的宠儿,且与洛阳联系严密。洛阳独孤氏名头嘹亮,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唐代文学家独孤及父子等,都是其间的佼佼者。独孤氏后来哪里去了?或许,大多已改姓刘。

  “独孤”这个姓氏不常见,很多人知道它,是由于金庸小说中的“剑魔”独孤求败。事实上,现在已根本消失的独孤氏,曾是前史的宠儿,且与洛阳联系严密。洛阳独孤氏名头嘹亮,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唐代文学家独孤及父子等,都是其间的佼佼者。独孤氏后来哪里去了?或许,大多已改姓刘。

  “独孤”这个姓氏不常见,很多人知道它,是由于金庸小说中的“剑魔”独孤求败。事实上,现在已根本消失的独孤氏,曾是前史的宠儿,且与洛阳联系严密。洛阳独孤氏名头嘹亮,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唐代文学家独孤及父子等,都是其间的佼佼者。独孤氏后来哪里去了?或许,大多已改姓刘。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独孤求败从未正面进场过。这个传说中的武侠人物,自称纵横江湖三十余载,“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尴尬也”,因而只能隐居深谷,与雕为友。

  当断臂的杨过随神雕来到深谷,发现独孤求败的墓志铭和剑冢时,时刻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年。这样的独孤求败真是像极了他的姓名,从生到死都透着彻骨的孤单。

  其实,独孤是一个匈奴部落的称号,和“屠各”相同仅仅汉语音译。依据史料记载,独孤这个姓氏与刘姓颇有根由。

  成书于北宋的《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的五世孙刘廙(yì)为洛阳令,刘廙的孙子刘进伯曾任度辽将军。在一次反击匈奴时,刘进伯兵败,被囚于独孤山(位于今辽宁海城境内)下,他的儿子尸利“被单于认为谷蠡王,号独孤部”。

  再后来呢?鲜卑拓跋氏树立北魏王朝,匈奴独孤部自动依靠。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变革,独孤部跟随而来,自称洛阳独孤氏,也有一部分改回刘姓,称河南刘氏。

  独孤及是唐代文学家,他为父亲编撰墓志铭时,胪陈了宗族的这段前史,并称尸利的长孙名叫刘去卑,为匈奴右贤王。东汉末年,董卓焚洛阳,将汉献帝掳往长安。后董卓死,又有李傕(jué)、郭汜之乱,右贤王刘去卑率部护卫汉献帝东归洛阳。

  刘去卑是前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唐宪宗年间,宰相李吉甫命人编《元和姓纂》,其间记载了独孤这个姓氏的来历,称“其先本姓刘氏,当后汉北蕃右贤王刘去卑之先,尚汉公主,因从母姓刘氏”。南宋郑樵也在《通志》中说,独孤这个姓氏“本姓刘氏,北蕃右贤王之后,其先尚公主,因从母姓刘氏”。

  细究起来,关于独孤氏和刘姓的根由,史料记载并不相同,但无论如何独孤姓都源自刘姓,后来又改回刘姓,二者早已难分互相。

  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独孤部的人以部落名为姓,开端自称洛阳独孤氏,并在前史上大放异彩。

  北魏的前身是代国,由拓跋什翼犍树立,于公元376年被前秦苻坚所灭。其时,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年仅6岁。拓跋珪随寡母投靠独孤部,等候复国的时机。公元386年,在母亲宗族贺兰部的支持下,拓跋珪总算重建代国。就在同一年,他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便是北魏开国君主道武帝。

  拓跋氏与独孤部代代联婚,拓跋珪也不破例。他娶了刘罗辰的妹妹,并因而得到独孤部的地盘,实力进一步强大。

  刘罗辰是刘去卑的后人,其大伯刘库仁、父亲刘眷先后担任独孤部的领袖。刘库仁的儿子刘显生性残酷,刘罗辰忧虑他作乱,曾提示父亲多加防备。后来,刘显公然杀死刘眷,夺了领袖之位。

  事已至此,刘罗辰为了避祸,只好率部投靠妹夫拓跋珪。匈奴独孤部从此归附北魏,成了鲜卑独孤部。刘罗辰的妹妹即宣穆皇后,生了明元帝拓跋嗣,也便是北魏的第二任皇帝。

  据《书》等记载,刘罗辰曾随孝文帝迁都洛阳,但从时刻上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当年随孝文帝来到洛阳的是谁呢?从千唐志斋藏的一方独孤氏墓志来看,这人有很大的可能是独孤俟尼。

  独孤俟尼是独孤信的祖父,而这方墓志的主人是独孤信的玄孙独孤烨。墓志上面写道:“……六代祖俟尼,与后魏西迁洛阳,封东平王,束马悬车,归于乐园。”独孤俟尼的儿子叫库者,库者生了儿子信。独孤信生活在北魏到北周时期,容貌秀美,战功卓著,是独孤宗族中极有声望的人物。

  当然,独孤信最让人津津有味的,是他三朝国丈的特别身份。他有七个女儿,其间三个分别是不同王朝的皇后:长女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谥元贞皇后;名叫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隋炀帝杨广的母亲……

  说来古怪,从前位置显赫的洛阳独孤氏,在隋唐之后很少见诸史籍。关于这一个姓氏的来龙去脉,也是议论纷纷,罕见结论。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化变革,但只过了短短几年,他就因病逝世了。公元534年,北魏割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政权由宇文氏操纵。宇文氏实施鲜卑化方针,独孤氏曾在汉化变革中改为刘姓,此刻有一部分人又改回了独孤姓。许多汉人将领、望族也被赐了鲜卑姓氏,比方李楷是独孤信的部下,后来就叫独孤楷。

  这支原本姓李的独孤氏,直到唐代才改回李姓。不过,由于宗族中出了一位唐代宗宠爱的妃子(后来的贞懿皇后),为了不违背其时“同姓不婚”的规则,这支李姓人只得又改回独孤姓。

  刘姓是汉族大姓。洛阳有春秋时期的刘国故城遗址(在今偃师市缑氏镇陶家村一带),这儿的刘累御龙传说更是能够追溯到夏代。假如按《书》等史料所说,独孤氏出自刘氏,是东汉皇族之后,则其应为汉人而非匈奴人。

  北魏割裂后,独孤宗族中除独孤信外,名望很大的还有独孤永业。他在北齐任司徒、尚书令,封临川郡王,还曾任洛州刺史,“功忠之盛,独擅一时”,洛阳独孤氏后人多以他为先祖。

  唐代是独孤氏书写光辉的终究一个时期,尤以独孤及、独孤郁父子为代表。他们在墓志中反复强调自己是“河南洛阳人”,也叙说了独孤姓与刘姓的根由,但究竟是从哪一天开端,独孤氏走下了前史舞台,后人已不得而知。或许,正是在一次次更改中,独孤姓逐渐为刘姓、独姓等所替代,终究隐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