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燕窝”事件源于10月25日,辛巴的徒弟“时大漂亮”在直播间推广一款“小金碗碗装燕窝冰糖即食燕窝”(下称“小金碗”)商品,直播间价格为258元15碗,每碗17.2元,相比天猫旗舰店正常价格实惠公道56%左右。
辛巴团队方面披露,公司不涉及任何采购生产行为,销售环节只获得12.6%的推广佣金。
王海委托第三方检验测试报告显示,这款燕窝蔗糖含量4.8%,碳水化合物为5%,唾液酸含量为万分之一点四,且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王海发文称,这款燕窝是风味饮料不是燕窝,风味饮料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王海还指出,若进价4.2元,忽悠消费者说赔钱卖、贴钱卖便属于欺诈行为。
这款即食燕窝不符合燕窝的生产标准,商家却按照燕窝来卖,完全是欺骗消费者。
一燕窝界资深人士在接受海峡导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说:“据《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即食燕窝团体标准》,即食燕窝唾液酸含量≥0.5mg/g,即0.05g/100g。”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燕窝的包装上显示主要配料为纯化水、冰糖、燕窝、海藻酸钠、乳酸钙。“海藻酸钠遇见乳酸钙,就会形成类似燕窝的东西。国家食品安全添加剂使用标准里面有规定,乳酸钙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包括加工水果、糖果、固体饮料等,并不包含风味饮料,这属于非法添加。”专业技术人员表示。
辛巴在此之前,就已在直播过燕窝质量的问题,当场展示了检测报告,而且还打开了一罐儿燕窝,用漏勺过滤出了不少燕窝丝。但报告的检测的新方法并未公布。
对于王海的质疑,11月20日早上,辛巴所创品牌辛选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感谢王海先生对公司及该产品质量上的问题的关注,王海先生提供的质检报告,除了冰糖燕窝制品本应含有的糖分外,还含有燕窝成分:唾液酸。
声明中表示,2020年10月25日,辛选主播“时大漂亮”在其直播间推广该产品, 融昱公司在“茗挚”天猫旗舰店售卖,直播价格为258元15碗,每碗17.2元,辛选所属公司减去平台相关联的费用后得到12. 6%的推广佣金,不涉及任何采购销售行为。
该声明还表示直播是按照融昱公司提供的产品信息进行直播推广,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将产品送检,待结果回传后公证并公布给广大网友。如果对产品有任何不满,可以向茗挚”天猫旗舰店申请退货退款。
而且,辛巴团队出面澄清,表明了自己是中介,赚个差价而已。这款燕窝的代工厂为大洲新燕(厦门)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对此,该燕窝的品牌方已于11月6日发布声明表示,此次发出的商品均为合格正品,已经合规合法通过各项质检流程,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对于恶意剪辑视频、采用误导性用语歪曲事实并传播,恶意中伤品牌产品者,将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和商誉,追究到底。
11月21日再次查看时,该店铺又重新上架了三款燕窝产品,分别为冰糖风味即食燕窝、碗装风味即食燕窝和即食冰糖燕窝。
就在刚刚再次查看时只有两款冰糖即食碗装风味燕窝,可以注意到的是,均为即食燕窝。
海峡导报记者查询工商备案信息发现,大洲新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范围中,并不包含燕窝制品生产加工,只有“饮料制造”和“保健品批发”。
同时,在福建省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公示平台查询代工厂大洲新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公示,却发现并无相关备案记录。
此前曾对大洲新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发的燕窝产品做质量检验,该公司产品质量合格,暂不清楚该公司是不是进行燕窝生产加工,也不清楚市监所今年是否对该公司的产品做过质检。
针对前述事件,海峡导报记者多次致电大洲新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截止至发稿暂未接通。
13日,国家网信办公布消息,为加强互联网直播营销内容信息服务管理,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互联网直播营销内容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业销售人员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流量。
直播营业销售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注重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互联网直播营销内容信息服务,直播营业销售平台应当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直播营业销售平台应当防范和制止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直播营业销售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为自然人的,应当年满十六周岁;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申请成为直播营业销售人员或者直播间运营者的,应当经监护人同意。
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业销售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内容信息服务时,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
不得涉嫌传销、诈骗、赌博、贩卖违禁品及管制物品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直播营业销售平台应当记录、保存直播内容,保存时间不少于六十日,并提供直播内容回看功能;直播内容中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时间自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三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于违反《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予以处理。